外语学院三下乡实践速递| “清之渠”美丽中国实践团
文章出处:外国语学院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08 浏览次数:37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了解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清之渠”赴山东省泰安市省庄镇美丽中国实践服务团队选择省庄镇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村作为考察地,实地调研走访三个村庄,两条河道,一家公司,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村庄环境治理、社会调研、发展献策的社会实践。

迎着朝阳,团队一行人早早出发,经过一小时车程,抵达泰安市省庄镇政府,并和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对接,商讨美丽中国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事宜。


村庄篇


第一站:芝田村

芝田村位于泰山脚下的省庄镇东部,历史悠久,文化昌明。芝田村建村较早,根据村头石碑所记相传为隋唐时建村。同时该村是一个民族村,百分之九十二以上为回族群众,而杨姓又占据回族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抵达村庄,芝田村村委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团队,向团队成员介绍村子基本情况,以及村里近些年来村容村貌、乡村民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芝田村重视精神文化建设,村委工作人员带队员们了解国学讲堂制度、反邪教警示教育图书角、党支部活动中心,并带领团队查看村里“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向队员们展示村民书籍借阅记录。

 

 

入伏后的天气格外炎热,但是没有阻挡团队下乡实践的决心。顶着烈日,团队7月15日下午深入芝田村实地观察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垃圾处理等方面状况,沿线询问村民关于乡村变化的感受,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以及填写调查问卷,并探访省庄镇著名遗址芝田清真寺。

 

在和村民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村子的构成,该村人口大多为老人和小孩,中青年外出打工,没有特色产业,“老龄化”现象明显。该村是民族帮扶村,百分之九十二以上为回族群众,在村里,随处可见的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村风。

前期准备中,我们了解到省庄镇境内历史文化遗迹主要有柳杭遗址、芝田清真寺等,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芝田清真寺就在我们所拜访的芝田村村南,团队便前往参观,在沿途采访村民,恰好遇到清真寺的杨国庆掌教,他向我们介绍回族的一些习俗,我们也了解到更多关于该村的历史知识。

 


村委工作人员杨女士很支持团队活动并说:“大学生下乡走走,看看农村的生活,很有实际意义”,她寄语团队:“希望你们认真进行社会实践,对美丽乡村建设有更多的了解,并能结合所学知识为美丽中国建设出一份力。”

 

 

第二站:后省庄村

 

后省庄村位于泰安市泰山区区境东部,为泰山区省庄镇机关驻地,距市区6.8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泰莱、泰新、泰良公路及京沪高速公路和辛泰铁路横穿全境。

 

7月16日,团队在与村委对接后开始沿村走访,考察村庄街道整洁度、道路平整度、绿化程度等等,街道两侧围栏、村内主街、沿街商店内外张贴悬挂“讲文明、除陋习、倡新风”等公益广告和创建文明乡村标语,有着浓厚的美丽乡村气氛。

 

此外,该村为政府所驻地,基础设施齐全,公益图书馆、敬老院、卫生所一应俱全,还有大型超市,沿街随处可见的各类商店。走访询问村民,村民对村子里的道路交通、垃圾处理方面很满意,称赞村子近些年来村容村貌的改变,村民说:“这些年村子的变化看在眼里,以前是泥巴路,一下午就特别泥泞,但是自从两三年前修了水泥路,出行特别方便,下雨也不愁。”

 

团队走进居民家中,询问村民村子产业、人口构成,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对于村环境治理的看法。该村的垃圾是统一运输到村民委员会对面的垃圾处理站,由村委负责集中处理,禁止村民随意焚烧,有效地保证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后省庄村有5天一次的赶集,属于有上百年历史的老集市,远近闻名。一些村民提出建议,认为集市不够规范化,政府应该加强对集市的管理。

 


第三站:小津口村

小津口村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东麓,是省庄镇著名村庄,全村共有340户,1053人,耕地面积573亩,自一九九三年以来开始大面积发展茶园,现已形成茶叶种植产业。2018年7月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小津口村在列。

该村三面环山,南面临湖,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加上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茶树种植。该村成立小津口岱宗女儿茶协会,统一负责全村茶农的产、供、销,该村于2000年注册特色商标“津口女儿茶”,2002年被市政府命名为“绿色茶叶加工村”。

 

7月17日,团队早早奔赴小津口村,转车2趟,终于到达村庄入口,步行将近2公里,才正式到达该村,发现该村位于山岭薄地,环境清新,树木繁多,距市区较远,恰逢雨后,雨水积蓄在道路坑洼处,进村道路不便,一路上女儿茶店铺和茶叶合作社众多。

 

经过走访和调查,团队总结该村尚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道路未硬化,村民出行以及交通并不便利,主要产业为茶叶种植,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是生产方式粗放,产品输往其他地区不够便捷,产品也需更具有产业特色,该村除了依靠种植茶叶打响品牌,还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依靠该村的优质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发展沿湖经济,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橡胶产业。


两河道:

第一站:胜利渠

团队赶往村附近的胜利渠查看水道情况,在之前与政府工作人员沟通中了解到胜利渠流经省庄镇五个村庄,后省庄村和芝田村是其中两个。芝田村沿线部分胜利渠已被填埋,而漏出的部分则是用绿色铁丝网围住,将渠和道路隔开。透过铁丝网,清晰可见的绿色浮萍和塑料垃圾漂浮于水面,水渠水位低,流动性弱,呈褐色污浊状。

 

团队也从村民口中获得一些关于水渠的信息,水渠是1978年为缓解泰安南部丘陵地区旱情而建的人工水渠,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历经风雨,渠道问题逐渐凸显,近些年来所起作用弱化,部分渠段漏水、坍塌严重,近些年政府围绕胜利渠的全线除险加固、排水、清淤工作展开。

 

一位老伯伯向我们介绍,曾经的胜利渠水特别清澈,也没有异味,但是现在一年比一年脏,里面浮萍和杂物铺满渠面,希望大家都能爱护胜利渠,不要随意往里面扔垃圾。团队在当天实践完成后咨询专业老师,共同分析渠道污染造成的原因。

 

 

第二站:芝田河

芝田河位于大汶河中游右岸,属黄河流域大汶河水系的一支支流,发源于泰安市泰山景区大津口乡,流经省庄镇、上高街道办事处、邱家店镇共3个街道镇22个村,在孙家庄汇入大汶河。

 

芝田河近些年来由于河道历史遗留问题,工业、畜禽、生活污水的排放,加之沿线居民的随意丢弃废弃物入河,水体污染问题逐渐严重,据了解,还出现了河道管理范围的许多土地确权划界不明确,部分河道及堤防被侵占,与河争地、与堤争地等行为,部分施工单位和居民乱倒垃圾,严重危及到河道安全、正常行洪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

团队前期在搜寻资料得知,泰安市正在开展芝田河、明堂河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根据规划,芝田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自刘家庄水库至大汶河入河口,全长约 16.26 公里,涉及 3 个街道镇、23 个村。政府高度重视此项修复工作,新闻报道称市委书记崔洪刚实地调研芝田河、明堂河治理工作,他强调要做好整体规划,突出治理重点,同时他指出,水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可见,泰安市对河道治理高度重视,关注美丽中国的建设,切切实实为民生谋福祉。

 

公司篇:

清源水务——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

第一污水处理厂1989年筹建,1990年9月开工,1993年5月投入运行。主要处理市区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及环保要求的提高,第污水处理厂已经过三次改造,分别在2003年、2007年、2015年。

 

泰安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5万吨/日,处理工艺采用多段多级AO工艺+混凝沉淀过滤+紫外消毒,污水经粗细格栅、沉砂池、生物处理池、沉淀池、深度处理等工序处理后,出水各项指标都达到排放标准。产生污泥经重力浓缩后压滤脱水,脱水污泥外运处置。

 

到达污水处理厂后,工作人员张先生热情接待我们,详细向我们介绍污水处理工艺,带领我们仔细查看污水处理流程。团队也向专业人士咨询泰安水体污染形成的原因等方面问题,并了解到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周围水体环境,对治理水污染,保护当地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虽然团队成员对其中的生产工艺和原理还有待进一步认知与了解,但是该公司处理污水的方式可以为团队美丽中国社会实践中的解决河道污染治理问题提供思路,并且团队与公司的工作人员保持联系,他们耐心解答队员咨询的有关水治理的相关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兴水发表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治水兴水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的极端重要性。本次暑期三下乡,团队从村庄为契机,不仅对比了解多个乡村的美丽变化,同时也敏锐地注意到村途经的水道污染问题,将探究面拓展到水体治理层面,美丽乡村建设与水体污染治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使“美丽中国实践”的范围更广阔,也更贴近生活实际,团队坚信美丽中国的目标最终一定能够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达成。团队的暑期三下乡也因此变得更有意义,队员们在为期三天的下乡实践中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