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历史报告
文章出处:外国语学院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14 浏览次数:179

613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在东校区制图室101举办以“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为主题的学习报告,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巩其亮担任主讲人,外国语学院及文法学院部分专业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开始,巩其亮先由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引出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古至今人们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农业教育也一直在发展演进,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中国原始农业教育阶段、中国传统农业教育阶段和中国现代农业教育阶段三个发展阶段。巩其亮从原始农业教育阶段谈起,当时原始教育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和实际模仿,人类在劳动实践中传授生产技术;到了传统农业教育阶段,阶级社会的形成使得这一时期的农业教育具有农家教授、农书传播,重农劝农、劝课农桑,设置农官、指导生产,言传身带、故要相传等特点,封建王朝形成了《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五百多种农书;中国现代农业教育阶段的显著标志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897年杭州蚕学馆的创建到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的建立,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1912年到建国前,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阶段,第三阶段从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到“文革”结束,完成了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第一次布局调整,第四阶段从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把“文革”中搬、撤、并、分的学校恢复或重建,再一次进行布局调整,将条块分割的机制转变为条块有机结合的机制。接着,巩其亮结合山农颂详细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发展史。之后,巩其亮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了当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在制度机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诸方面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针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阐述了促进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建议,提出了坚持走“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等5条解决建议。在与学生交流阶段,巩其亮结合现实畅谈了青年人肩负的社会责任,鼓励农大学子在农业教育改革大潮中坚定理想信念、找准个人定位、树立成才意识,争做负责任、懂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外国语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马艳阳 李学丽 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