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3日,应我校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博士生导师徐彬教授在北校区文理大楼206室举行报告会,主题为卡里尔·菲利普斯的黑人流散创作,报告会由林啸轩副院长主持,参加者为文学所成员与学院教师和部分高年级学生与研究生。徐教授结合20世纪英国时代背景与《英国国籍法》《血河演讲》等相关文献,对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卡里尔•菲利普斯的黑人文学作品《外国人》《渡河》《给我涂上英国的颜色》等作品进行了文化分析与阐释,提出了伦理消费品(Ethical Consumption)概念,极具启发意义。徐教授通过大量例证对小说文本进行了细读,非常直观地展示了一篇优秀学术论文的诞生过程,那就是必须细读文本——寻找理论依据——返归文本——提炼结论。徐教授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报告结束后,有5位教师和数位同学积极提问,徐教授一一作答,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徐教授说,“外国语言文学如一座矿山,应针对其各自的特征开采。”听完徐教授的讲座后,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对文学有了更深的兴趣。俄语系青年教师韩悦表示要沿徐教授的治学之路开采自己的俄罗斯文学这个富矿;英语专业2014级学生孙万磊和苑晓书也表示,徐教授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她们学习的榜样,为她们未来的进一步深造指明了方向。
在学术报告之前,徐教授于23日上午9:00-11:00,在外语学院会议室与文学所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徐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与治学经验,并就如何选择文本进行详细剖析。徐教授特别指出学者要有思辨能力,即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敢于在语言本没有水的地方找到水,要用中国学者的身份来立题,最好做到中西合璧。
此次学术讲座是外国语学院年度系列科研活动之一,也是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成立后的第二场学术讲座,是我院教师积极对接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有益尝试,对我院教师的科研立项和论文写作都有很好的触发,也为文学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文章作者:孙万磊 刘扬 苑晓书 朱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