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我校成功举办“五月蔷薇·泰山论剑外语经典阅读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8-05-29 作者:黄思华 李琪 浏览次数:415

    2018年5月25日-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当代外语研究》主办、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五月蔷薇·泰山论剑—外语经典阅读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张然副校长、《当代外语研究》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曲卫国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和特聘教授郭英剑、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朱振武教授、国际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with John Benjamins)执行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吴诗玉教授等11位国内外语界知名学者做主旨报告。来自复旦、上海交大、中国人民大学及北京大学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山东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院长石运章教授主持,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张然教授致欢迎辞。《当代外语研究》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在主题致辞中阐明了外语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6号上午共有四位主旨报告。主持人分别为山东大学刘振前教授和德州学院马应心教授。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曲卫国教授以《经典阅读与思想停摆》为题,论述了经典阅读目的、经典阅读与思想活动及文本的张力与思想触发。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朱振武教授在题为《外国文学研究呼唤有我之境》的报告中,对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学科研究中的自我迷失提出了批评,并倡导既要知己,也要知彼,吸收融合国外文学批评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话语体系。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洪庆福教授在《独笃读的当年与独笃读的当下—对待经典的态度》发言中,旁征博引,重点探讨了对待外语经典阅读的态度以及这种孤独感对于当代人阅读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杨明明教授演讲题目为《民族性与世界性: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再认识》,对比了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对托尔斯泰的译介与研究状况,强调了重新阅读经典及重构研究范式的重要性。


    下午的议程是两个大会报告,之后是分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和特聘教授郭英剑首先发言。在题为《经典阅读在21世纪大学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的发言中,他在探讨中西在对待“经典”上不同认识及美国高中生AP课程阅读书目及要求基础上,以刘震云在一次演讲中对于李商隐一首诗歌的深刻解读,讨论了在当今世界该如何解读文本,强化阅读能力的提升。下午第二位发言人是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新福教授,他以《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美国经典作家作品》为题,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带领大家回顾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及其作品。

    13:30-18:00,大会分为两个分会场进行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吴诗玉教授与山东大学刘振前教授主持。18位参会教师围绕“经典阅读与外语教育”及“外语经典文学作品重读”两大主题宣读了论文,与会专家分别对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其他参会代表也踊跃发言,在你来我往的论剑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收获满满。

    27号上午四位主旨发言人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主持人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范琳教授和山东农业大学林啸轩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副院长陶庆副教授发言以《博众家长,精一家业--也谈开卷有益》为题, 阐述了何为经典及当下阅读经典对人文社科的意义。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吴诗玉教授在《坚守“阅读和讨论经典”的外语类通识教育:内涵和价值》报告中,以自己讲授的“古希腊文明演绎”通识教育课为例,探讨了什么是通识教育,为何要实行通识教育以及为何要经典阅读和讨论等问题。

    山东农业大学石运章教授在题为《经典英文小说阅读焦虑与动机研究》报告中,利用实证研究数据探讨了英语类专业学生经典英文小说阅读焦虑及动机现状、性别、年级差异及对学生实际阅读表现的预测效果。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史宝辉教授在题为《英语史与经典阅读中的语言问题》报告中,从经典的历史性和文学性及当代英语的多变性等方面论述了阅读经典的意义。

    闭幕式由石运章院长主持,吴诗玉和洪庆福教授代表小组做总结发言,陶庆副院长致闭幕词。

    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研讨,与会代表对阅读经典的现实意义、经典教学的方式方法、经典阅读在人文学科的现实作用及外语经典阅读与讨论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等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其成果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外语经典阅读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TOP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 © 2023-2028